瞿德锋依然记得5年前那次特殊的保障经历——
空军某部一架飞机在高原进行演训时,起落架突发故障,瞿德锋带领工人们紧急前出抢修。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,瞿德锋高原反应强烈,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不停地滴落,他边工作边吸氧,经过10多个小时的抢修,“战鹰”重返蓝天。那一刻,瞿德锋感到付出的所有苦与累都是值得的。
如果说艰苦的外场保障工作让人大汗淋漓,那么在方寸之间的操作台前,把毫厘精度做到细致,同样考验人的毅力。在这块不足5平方米的操作台前,“金牌蓝天工匠”叶牛牛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,长时间的弯腰工作,让他的背看起来有些驼。 “不仅钳工、焊工对体力要求高,车工同样也是如此。我们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,身体基本不能动。”叶牛牛说,就像军人站军姿,虽然身体基本不动,但每一处肌肉都得用上劲。
“他愿意吃苦,愿意付出更多,让自己成为行业的佼佼者。”师傅谭辉文对徒弟叶牛牛很了解,他知道这个年轻人身上有股韧劲,只要他认准的事,就会全力以赴。
生活中的叶牛牛,是一个比较“无趣”的人,几乎没有什么爱好。相比旅游、聚餐这些休闲活动,他更乐于让自己处于“战斗状态”。操作台是他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,一遍遍打磨刀具是他每天必干的事情。
一次,叶牛牛接到一项战机核心部件的紧急加工任务,该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,现有的数控设备根本加工不了,叶牛牛决定手工操作。毫厘之间,叶牛牛演绎了“刀尖上跳舞”的绝活,游刃有余地完成了加工。
工匠流了多少汗水,金牌就有多少分量。无论是条件艰苦的外场,还是方寸之间的操作台,在“金牌蓝天工匠”的心中,越是艰苦的环境,越能锤炼意志、历练本领。在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中,他们收获了人生的特殊乐趣。
能够将航空发动机中结构最复杂的涡轮组件,如庖丁解牛般熟记于心,靠的是什么?骆正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“只有让脑子‘疯狂’转起来,才能实现从了解到精通的跨越。”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zqdl.tv8seo.com/7775.html
- 转载请注明: 百变魔尺玩法图解教程大全|智商情商测试题/魔尺世界最强大脑cctv1开讲啦挑战不可能 http://zqdl.tv8seo.com/